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放生功德 > 正文内容

放生海龟十六年后救回儿子一命

admin3年前 (2022-05-10)放生功德978

放生海龟十六年后救回儿子一命

在台湾基隆有一家商店,店名叫做“遇缘号”。老板林先生做人很仁慈,他们那附近的居民都是捕鱼为生。

有一天,渔夫们用网子抓到了一只大乌龟,准备要杀掉、卖它的肉。林先生恰好经过,看见在人群包围中有一只待宰的乌龟,正抬起脖子一直对人磕头,它的两个眼睛都流下了眼泪,似乎求救的样子。林老先生看了就生起恻隐之心,不惜大笔的金钱,把乌龟买下来,而且请人把它送回海滨去放生

为了担心有人又把它抓来杀,于是就在乌龟的甲壳上写了“遇缘号放生”这五个字,等于是请求后来的人都慈悲、高抬贵手,放它自由重生,不要随便杀害它。写好之后,他们就把乌龟放生了,好多人在海边看到这只大乌龟载浮载沉,向林先生再三磕头致谢。

大家看了都很受到灵性的感动。于是就彼此约好,以后遇到这种大乌龟,就不捕、不宰、不食。这“三不食”的口号,到今天还留在他们的邻里中。

事情隔了十六年,林先生的第二公子,考上了台北商业学校,在星期假日的时候,他就乘着日轮回家。那一次,在回程途中,逆流海面上,很不幸船触礁沉没了。船上乘客一百多人,被海吞没了九十多人。

当沉船的那个刹那,满船惊叫、惨呼救命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林公子虽然稍微会游泳,但是海浪太大了,他又被卷沉了,就这样在海中奋斗。忽然间他感觉到身体好像被一个圆桌般的大东西托起来,一看,自己是躺在乌龟的背上,再看清楚一点,乌龟的嘴巴大得像个脸盆。他吓一跳,想必这下子一定会葬身在乌龟腹中。于是他打算翻身,再跳人水中,但是当时,人已经无力再挣扎了。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在翻身的时候,忽然间看见,乌龟的背上竟然写着“遇缘号放生”五个字。他才知道,原来这是父亲当年所放的那只乌龟。忽然间,他的心情由悲哀、恐惧转变成无限的欣喜和安慰,原来乌龟是来救自己的。于是他抱着那只乌龟,让乌龟载着自己,他口中念着佛号,祈求保佑。

乌龟很悠然自在地鼓动着四只脚,好像划船一般,在狂风大浪中奋斗着载他上岸,还没到岸的时候,林公子就跳跃跳上浅滩,再回首看,乌龟还浮在水面。林公子就向它合掌,拜谢它的救命之恩。乌龟也扬起头,点点头,好像还礼的样子,而且还开口摆足,发出了声音,好像非常欢喜庆贺的样子,然后才转头游开,岸上的居民都急来道贺。

在这一次的海难当中,只有十多位生还的乘客,调查起来,原来都是一些孝子、贤妇,还有平时行善布施的人,可见上天保佑善人,而且加佑仁者的后代。

当地邻里们知道这件事,都很感动,而且欢喜行善,本来有位星象家为林老先生算命,说他可以活到七十岁,但是林老先生活到八十八岁,而且是无疾而得到善终。当地的父老们,至今还是喜欢谈论这件感人的事实,这事迹详细地记录在《阿弥陀行刊》七十七期。

因果是一点都不差的,在茫茫大海中,乌龟怎么会知道有海难呢?又怎么会知道恩人的第二公子今天落难在海中呢?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乌龟怎么能够在大海中找到他,又托载他呢?我们以人力来找,也未必能够顺利找到啊!众生的灵性和佛性实在不可思议!因缘果报也不可思议!乌龟能够知恩,又报恩,不惜在狂风大浪中,冒着危险送恩人的孩子安全回家,这种精神,人类也未必能有。是多么值得向它致敬啊!

佛教我们要随喜赞叹,学习一切众生的美德。《华严经》说:“六道的众生,不论是什么种类,只要它有功德,乃至小到只像微尘那样的小功德,我们都应该随喜赞叹,向他们学习,一切众生都有他的美德值得学习,礼敬还来不及怎么忍心杀害它?”

我们看这位林老先生,当年是不忍心乌龟受苦,要救乌龟,放了乌龟重生。而十六年后,事实证明,他是救了自己的孩子,放自己的孩子重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行善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tsyida.net/post/97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迅速放生10万条生命的方法!

(1)放生蚯蚓 放生蚯蚓。每个城市都有渔具店,一块钱可以买一盒蚯蚓,一盒大概有几十只蚯蚓。放生蚯蚓属于两头放生,放生蚯蚓也是放生鱼,因为这些蚯蚓都是钓鱼者买了去引鱼上钩的,两头放生功德无量。 放生蚯蚓非常...

放生感应:一位八零后女孩的放生经历

厚德才能载物,有福德才能承担娑婆世界的福报,也就是才能承担起财富、地位、荣誉等这些福报,放生是救命于刀俎之下,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对于任何众生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因此,能够迅速积累福报。 其实几年之前就已经...

如法放生:放生注意事项和放生要点

稿/大失踪师兄 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大德都在劝大家放生,原以为大家放得比较不错,但经过多方面观察,不少人的行为一点都不如法。因此,通过这次交流,希望大家以后放生时,必须要如理如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所放...

放生以大悲为要

稿/大失踪师兄 《大智度论》说:"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故对于放生,不能仅仅当作一件表面上的好事,而应以大悲心为本而放生。如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爱妾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热衷于放生,有一天到山林里放生回...

推荐一个《简要实用放生仪轨》、一个《超简单放生仪轨》

一、请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三宝。(三请) 二、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 三、皈依: 皈依佛...

两位百岁老人:一位寿宴后不久就去世,另一位不摆寿宴,发动子女捐款造桥…..

在我们老家,有这么一个说法,给老人家做大寿,酒肉宴席,令老人家会消福折寿! 比如给老人办寿宴,过节聚会等,世间这种宴席多是鸡鸭鱼肉海鲜生猛,杀生无数,杀生就是令众生恐惧、眷属分离、...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