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断邪淫、积功累德刻不容缓
稿/大失踪师兄
(此文选材:《寿康宝鉴》中李登的故事)
人生百年尘归尘,土归土,只有自己不愧于天、不愧于地地灵魂在宇宙中摆渡,对于很多人来说,勇断邪淫、积功累德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我将与各位大德分享《寿康宝鉴》中李登的故事及带来的感受,只要您用心来阅读几分钟,可能会带给您灵魂深处的启发和人生旅途的转变,更期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勇断邪淫,日行一善,广积阴德,使自己的人生富丽多彩、五福临门。
一、闲情雅致观李登,深信因果悟人生
1.李登的故事
《寿康宝鉴》书中讲有李登十八岁考上解元(省级考试第一名),后来到五十岁都一直没考取,他就到一位得道高僧那里去请问原因。
法师代他祈祷文昌帝君(帝君专管人间的科举功名)后,帝君叫官吏检查善恶记录薄,上面写着,在李登降生时,天帝赐给玉印,他18岁中解元,19岁中状元,52岁做宰相。因为他考中解元后,想调戏邻居的女儿,事情没有得手,他又诬告邻居,将邻居关起来,他因此而录取推迟十年,功名降低到二甲。
后来他又因为侵占哥哥的屋基,打官司,又推迟十年,功名降为三甲。再后来,在长安旅店奸淫了良家妇女,又推迟十年。现在又强暴邻居的女儿,做了很多恶事还不知悔改,他的福禄已经消尽了,死期就快到来。
法师把情况转告他,李登在惭愧、悔恨的心态中死去。
2.故事中的教训
李登的一生,就是在自己任性的行为中一步步堕落的。随着他不断造恶,他的功名也不断削减,最后完全消尽,如果他能够早点有惭愧、改悔之心,并积极积德行善,也许可能挽回天心。
李登的一生,可能就是在不信因果,不信神明中一步步沉沦的。如果他有一点礼敬神明之心,守住不邪淫的红线,功名也不可能完全消失殆尽。
李登的一生是不敢面对自己的一生。可能他行恶之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法师告诉他原因之后,余生只在惭愧、悔恨的心态中生活,不敢直接面对自己的问题。如果他能不断地悔改,并积极行善、积阴德,他的人生定能在放光彩。
二、人生旅途多积德,勇于改错福永贞
1.积德改命刻不容缓
从李登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命运多变,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行为造作,在福、禄、寿上时时都有加减乘除。如果在恶心、恶行上造业多了,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命运必将直线改变(如: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等),相反,如果我们每时每刻想好事,做好事,努力积功累德,生命的质量也必将越来越高。
人生世事本身就是变化无常的,在善与恶缘的作用下,很多人的上半生是大官的命,做缺德的事后,下半生极有可能成乞丐的命;也有很多人的上半生是乞丐的命,积累了大阴德的事后,下半生极有可能成大官的命。在这个娑婆世界,在当代垃圾文化的影响下,犯了邪淫、大量杀生等缺德事的人更应要有强烈地使命感与责任感,积德改命,刻不容缓。
下面简单介绍几条积阴德的方法:
(1)遇到乞讨者,尤其是老弱病残,一定要打开你的施舍心,暖言慰问,尽自己的力量,能帮助多少就帮多少;
(2)当自己碰到有人丢失了钱包、身份证、驾驶执照等重要物件时,坚持在原地等待1-2小时失主,如果确实没有失主认领,就及时送到当地最近的派出所;
(3)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问明情况,能送回家就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到当地最近的派出所;
(4)如果钱很宽裕,可以一如既往的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或购买学习图书送给偏远山区学校当教学用书;
(5)坚持劝导渔民不打鱼,不电鱼、毒鱼、炸鱼,制定科学的水产类动物保护办法与实施;
(6)坚持劝导猎户不打猎,积极实施动物类保护办法及强力执法;
(7)遇见烧山林木,及时灭火救灾,制定科学的林业保护办法及实施;
(8)坚持科学、大量放生,出大力气宣扬戒杀文章或出资印制戒杀文集流通;
(9)坚持劝导社会大众不邪淫,出大力气宣扬戒淫文章或出资印制戒淫文集流通;
(10)孝养父母,满足父母的愿望,特别是父母生病时要当是自己生病了一样,日夜照料,不怨不弃。
……
2.勇断邪淫永远都不算晚
其实,从李登故事中明白,李登出生时天帝就赐给玉印,他18岁可中解元,19岁可中状元,52岁可做宰相,像这样的命格,前世肯定修了不少福,积了很多阴德。但是,红尘的大染缸中,他没有守住不邪淫的底线(或者知道不当一回事),命中本有的功名富贵消失殆尽。
在这个时代,大众的欲望特别强烈,在拜金主义的污染下,太多的青年才俊走进了邪淫(一夜情、嫖娼、同性恋、婚外恋、手淫等)的怪圈不能自拔。每一个人希望求得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应勇断邪淫从早做起,从当下出发,勇断邪淫永远都不算晚。
每个犯淫者都要从现在醒悟,改正以往的邪淫漏习,不被自己的欲望与外界的蝇营狗苟迷惑了自己的双眼。犯邪淫的人更要有“宁可不邪淫而死,也不可邪淫而生”勇气与魄力,日行一善,广积阴德,积极参与到为国、为民服务的改革发展大势中去,不断地学习古代高僧大德与新时代楷模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如:北京环卫工人抽粪班班长李萌等大德),不断地积累福报,走向光明人生。
注:本文不留版权,喜欢此篇文章欢迎各位大德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