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放生功德 > 正文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放生?这里有圆满的解答……

admin3年前 (2022-05-09)放生功德890

学习佛法要先依照佛法观察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是否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人不会一边说着爱一边行着伤害,因为他的仁慈之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法王如意宝只要看见动物受苦或者被杀害,都会难过得流泪,并尽全力去解救。受大恩上师的熏陶和教导,我们这些弟子无论走到哪里都热心于放生,将自由、安乐与无畏带给被解救的众生,将慈悲、温暖与信心送给参与放生的人。

放生是什么?

一是对有情的无畏布施,使他们脱离暂时的死亡恐惧与痛苦;

二是对有情的法布施,通过行持佛教的放生仪轨使他们种下了解脱的种子;

三是培养佛子的菩提心,让自他迅速解脱;

四是绍续佛法,使更多的有情不断地与佛法结缘,放生也是善知识长久住世的殊胜缘起。

利益众生的方式有很多,但没有其他一种能像放生这样直接从屠刀下解救即将被推向断头台的如母众生。

当我们面临被杀害的危险时,如果有人恰好救了我们的性命,这一定是最让我们感激不尽的,其他的帮助都比不上救命之恩。人类这样,其他众生也是这样。

提到放生,有的人不屑一顾,这是对其他生命的漠视,是目光短浅、自私、缺乏慈悲心的表现。

放生是遣除违缘、积累福报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众生,也能增加自己现世的福报,获得健康长寿的善果,还是下一世往生极乐世界的修行捷径和最好的法门之一。

众生欢喜佛欢喜,诸善业中最能令诸佛欢喜的就是解救众生的生命,让它们得到安乐。放生也是一切应化世间的高僧大德长久住世之因。

能长期坚持放生非常好,能做到的话,希望你们一个月至少放生两次。放生时有出家人带领念诵仪轨最好,没有的话,居士们也可以一起放生。

完整的放生应该以三殊胜摄持,前行要有皈依发心、正行念诵密咒和佛号等,后行回向。实在不具备条件,至少也要念诵密咒和佛号。我们所念的佛号和心咒等,一经众生耳根,就会为他们种下解脱的种子,甚至有些众生在听到此声音后,善根将很快成熟而获得解脱。

有些甘露丸可能会来源不清净,如果不清楚其来源,就不喂这种甘露丸,按照放生仪轨念诵或用系解脱加持就可以。接触到系解脱的生命很快就能获得解脱,这也是佛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续部上说,只有一些有大福德、具特殊缘分的众生,才会遇到系解脱这样的法,不是所有的众生都有此福德。

放生的同时,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在放生现场担心物命等待的时间太长会死亡,可以一边念诵放生仪轨一边开始放生。

在放生时如果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卖方短斤少两,在放生的地方有人跟过来打捞或捕捉,这些时候不要起嗔恨心,更不要出口伤人。与被放生的众生相比,这些人因为无明而造作恶业,更加可怜,我们应该更多地为他们回向功德。

放生是一切善行中最殊胜的善,要怀着众生平等的心,真正为了减少众生的痛苦去放生,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为自己求福报。

如理如法地放生也是在行持六度。布施,给予众生无畏施和法布施;持戒,戒杀;忍辱,克服放生中遇到的困难;精进,欢喜踊跃地参加放生;禅定和智慧,以三轮体空进行放生,观想被解救的众生,参加放生的人以及放生的过程本质为空,显现上如梦如幻。再加上放生结束后发心回向功德,大乘佛教的修持无外乎就是这些内容。

尽自己的力量拯救生命,钱多钱少都没关系,有钱的人多放,没钱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放生,只要发心清净,功德一样。

在哪里放生都是一样地解救众生,没有什么区别。

帮助众生不一定需要很多条件,比如帮助众生脱离危险的境地。一定要这样做,因为我们自己以后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即使动物被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还是放了好,因为我们自己也找不到一个长生不死的地方,重要的是先帮助它们远离死亡的怖畏,其他的事再尽量做。

解救有情的生命也需要具备因缘。就像日光遍照世界,却仍然有盲者不得见,佛陀虽然圆满具足十力四无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缘的众生。轮回中的众生无边无际,我们即使富如帝释天,也无法解救所有的生命,尽心尽力了就好。

一味追求数量,弃大舍贵、择小选贱,因而对某些众生远离慈心是不可取的。放生时不要带着有所选择和预备买何品种的心去买物命,遇见什么就买什么。

手头宽裕的时候不要浪费,可以多多地放生。把钱过多地用于吃吃喝喝,一顿饭就花几百块、几千块,甚至上万块钱,这实在没什么意义,什么食物到了身体里都一样。用这些钱放生,真正地帮助即将失去生命的众生,这钱花得才有价值。哪怕只用一天的饭钱来放生,都对现世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将来往生有很大的帮助,一分钱也不会白花。  (以上摘自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

放生问答(摘录)

问:众生如恒河沙一样多,我们放生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能有多大意义呢?

答:首先,哪怕只能帮助一个生命减少痛苦,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有意义。解救有情的生命需要具备因缘。佛陀虽然圆满具足十力四无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缘的众生,就像阳光虽遍照世界,而盲者却看不见一样。放生也是这样,即使你富如帝释天,也不可能买下所有的生命来放生。众生无边誓愿度,重要的是我们有这个发心,然后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众生。

问:放生的动物,有些已经严重受伤,放了也未必可活,何必浪费金钱?

答: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真正平等地看待众生。如果说我们的亲人受伤、生病,我们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等死。我们会尽全力去救他们,哪怕能延长一天生命也好。大乘佛子应该把对亲友的这份慈悲逐步扩展到所有众生身上。

我们的问题是没有认真把放生当作一个修行的过程,而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宗教的、集体的活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去修心,很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

问:有的动物在放生过程中死掉了,怎么办?

答: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归结到发心上。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径。如果我们的发心是为了众生远离痛苦并最终究竟成佛,那么我们在行善、在修行中的疑问会少很多。

因为工具、因缘及种种不利因素,尽管你已经尽心尽力,有的动物还是在放生过程中死掉了,有人担心这样会造下杀业,要承受杀生的果报。因果的问题极其复杂,唯有佛陀能明了一个行为的全部因果。我们只知道,若具足杀生的四个分支,即有明确的杀生对象,有杀生意图,采取杀生的行动,造成死亡的结果,当事人将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大家可以根据这四条去判断一下自己的行为。

我们若是以三殊胜来摄持放生善行的话,就会知道这些中途死亡的动物将和其它放生的动物一样,由于我们的发心和回向,与佛法结上殊胜的缘分,得到三宝的加持和未来解脱的利益。有些善根比较大的动物会在听闻到佛号或接触系解脱、甘露水后,很快投生善趣。所以,有些动物不幸中途死亡,我们与其无理地自责、懊悔,不如为它们念诵经咒,把放生的功德回向给它们,祈愿它们早生善趣或净土。

动物的生命力有强有弱,比如说鱼,有些鱼能够承受比较远途的运输颠簸,氧气不足也不会马上死,而有些鱼则不太容易存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平等地解救它们,不能心存好恶取舍。我们的发心不是减少它们的痛苦么?大家想一想,一条鱼,即使不幸死在放生过程中,它所承受的痛苦也远远小于留在菜市场活活被人剥皮抽筋、挖心掏肺的痛苦。更何况,它们还受到法布施,结下未来解脱的因缘。

问:集体共修放生的意义?

答:集体共修放生的功德不是由所有参加的人平分,而是每人都能得到全体的功德,这在经书里是有记载的。比如大家共同放生一亿条生命,凡是参加共修的人都能得到放生一亿条生命的这份功德。这种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议,若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一定能够让我们迅速清净业障、积累广大资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行善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tsyida.net/post/4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放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放生后,让自己运气好转得福报?还是因看到众生被宰杀的痛苦,生起了大悲救度之心?是诚心诚意,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同的发心,不一样的缘起,不同的果报。执着福报而放生,仅得有限的人天福报。以慈悲心、欢喜心、菩提心去放生,功德无量。但放生虽好...

坚持放生过了头,继续努力放下去,就叫“头上安头”!

放生放过了头,脸上就慢慢长出相学上所说的阴骘纹了。 一个人做了很多善事,“阴骘(音志)纹”方才外露出现。有阴骘纹,万事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有上天关照。 放生放过了头的话,断开的生命线亦重新延续起来。 放生...

冥中阴律中透露:放生可延长寿命增长福禄!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危险。屠太守病中立誓,愿以利人济物,忏悔自己业障,其他俗事,一概不再牵挂。有一夜,观音大士感应入...

发愿放生2000,还疼。3000,还疼。4000,瞬间不疼了!

几年前我大姐得尿结石,疼得受不了。在一家医院已经打了三针杜冷丁,医生不敢再用此药。 不得已转到另一家医院,做了体外碎石手术,依然疼得要命。我接到姐夫电话打车近一个小时赶过去,看大姐疼得在床上打滚,就叫...

放生的功德利益:放生得利无边

稿/大失踪师兄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

经常放生功德最为殊胜,业障迅速消除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 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 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一个人如果戒杀吃素,少杀掉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