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的背后:你吃下的野味,正在要你的命
最近几天,“武汉肺炎”情势升级,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给本应喜气洋洋的春节,徒增了一丝灰霾。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1月22日24时,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一场群防群控的保卫战,已经打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除了让国人挂心忧虑外,当中隐藏的隐患真相,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反思。
在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里,有一个地方被反复提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在调查走访后,国家疾控中心最终确定,这次疫情主要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里常年非法销售野生动物供人食用。
而最早发现的27例患者中,大部分来自这个海鲜市场。
专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病例集中武汉两区 大概率动物是传染源。
“初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此次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钟南山院士在就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答,证实了部分人的猜想。
溯其源头,最初的感染者都来自于武汉市一个兼卖各种野味的海鲜市场,一张网传的武汉某市场野味菜单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吃得也太野了。
从孔雀到野鸡,从果子狸到刺猬,光狼就分成活狼仔和狼仔肉两种。一路看下来,不停乍舌:“这居然也能吃”。
“人畜共患病”
17年前的SARS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经基因图谱分析,那次的病毒就是从果子狸身上来,再传染给人类。
事情一出,一度备受人们喜爱追捧的野味登时被打入冷宫,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全然不顾当日桌上“情面”。但人们对疼痛的遗忘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很快食野之风又重新刮起。
时任全国政协委员、自然保护之友协会会长梁从诫反思:“SARS病毒的流行,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个警告。”
目前世界上,存在许多“人畜共患病”,其中很多就是由人类在捕食、食用野生动物的过程中产生的。
科学家在考证艾滋病起源时曾发现,非洲丛林地区的土著经常捕捉当地的一种长绿尾猴,饮其血液,这很大可能就是艾滋病的来源;
令人闻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也来自于灵长类;会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莱姆病病因来源于鼠、鹿、兔、狐狼等30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之间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
尽管疾病来自于野生动物,但真正的肇事者恰恰是人类自己,因为许多野生动物,只要不吃,感染病毒危险会明显降低。
最近几十年,吃野味饱口福、或者听信了野味大补谣言后,无知地放肆食用野味,成了不少兜里有闲钱的人,标榜自己地位的重要标志。
这一桩桩野味消费的背后,藏着无数畸形的心态。
都说有买卖就有商机,这样无节制地消费野味,也助长了野味市场的发酵。
这是一条被利益和欲望驱使的血色产业链,使得源源不断的野生动物,被无良商贩送上餐桌。
其实,早在1999年,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就对16个省会、5个地级市的1381家餐馆经营食用野生动物状况,做过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6种制作成食物的动物来自野外。
在一个名为“野味吧”的贴吧里,潜藏着不少野味交流发烧友,不断地在线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组队饱口福。
甚至在当年蒙古爆发鼠疫时,仍有大无畏者在贴吧,公然呼朋唤友找山老鼠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有大量研究表明,野生动物的营养不比人类驯养的家禽高。
可怀着这样病态的心理,很多食客仍旧冒着未知风险,趋之若鹜。
我们常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就在17年前,那场席卷全国的非典,已经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774例死亡、8098例感染。
但是究其根源,仅仅是一头无辜的果子狸。
在那段时间,人们惶恐不安,一度将当年热捧的野味,打入冷宫。
只是,SARS事件结束后不久,那股食野之风又再次平地刮起,很显然,好了伤疤忘了痛,人类在长记性这方面永远不上心。
现实中,有太多血淋淋的案例,一直不断警醒着世人。
其实,翻看历年吃野味中招的新闻,不难发现,国人总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自然的底线。
杭州市民生喝蛇血“进补”,导致鞭节舌虫病,住院3个多月,花费2.7万元,体重骤减15公斤; 哈尔滨市有10多人吃蝗虫、甲壳虫引起过敏反应,经抢救才脱险。
只是,那些渴望猎奇的人,选择性忽视了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这也就导致这类买卖屡禁不止,依旧在全国各地火爆。
在这些人眼里,好不好吃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够新奇,够独特。
不夸张地讲,人类每一次将屠刀杀向野生动物,就让不知名的病毒多了一次侵袭人类的可能性。
没有底线的乱吃,最终反噬的只会是人类自己。万恶之源并不是病毒,而是人类自己。
那些人,花了巨款,鲜味没捞着,就买了一锅病毒。
说句实话,贪嘴和虚荣,最终就是在自掘坟墓。
吃野生动物变得更像一种仪式感,好味补身不敢说,心理满足在他们心中就值这些钱。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犹如一张大网,每个物种都是网上的一道经纬,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任何一个孔洞对人类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
最后希望武汉肺炎疫情早点消灭,感恩默默付出的一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