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日行一善 > 正文内容

布施囚犯米粮,子孙显贵

admin3年前 (2022-06-01)日行一善865
浙江宁波,古称鄞县,县衙有一书办曰杨自惩,此人宅心仁厚,守法公平。
时任县令十分严肃。一日,一囚犯触怒县令,县令命人将囚犯打得血肉模糊还未消气,杨自惩跪在地上帮囚犯求情。县官不解,说:这个囚犯做的坏事太多,不由人不怒。
杨自惩叩首报告说:朝廷本身也有过失,人民对朝廷丧失信心,人心涣散,所以百姓犯法,错在哪里?错在没有人教导,那谁负责教导呢?父母官。
您是这个地方人民的父母官,百姓的老师,弟子为非作歹,是您没有把他教导好。他做了这么多坏事,的确要重判,您应该去怜悯他,怎么能发怒呢?县官听杨自惩这样一番言论,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不再发怒。
杨自惩这个人家境贫寒,却是自幼心善。进入衙门之后,对待囚犯特别有怜悯心。有些人送礼托他帮忙,他一无所取,凭良心办事,不受贿赂。
有时候狱中囚粮缺乏,囚犯只能饿肚子,杨自惩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如僧人化缘一般,到富裕心善的人家要来捐助,让这些囚犯吃饱肚子。
一次,新来几个囚犯没饭吃。尽管自己家里粮食也并不宽裕,杨自惩还是跟夫人商议,将家里一半的米拿了出来。
此后,杨自惩生二子。两个儿子官至南北吏部侍郎。什么是侍郎呢?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十分显贵。
他的长孙则做到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廉宪为古代官职名,也被称为钦差大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行善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tsyida.net/post/126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父亲卖田救灾民,儿子官至尚书

父卖地救人 儿子贵为尚书 清朝中期的官员戴敦元,是浙江开化人。他的父亲年过五十岁都没有儿子,家中仅有三顷田地。 戴敦元之父,为人相当仁善,有一年,衢州河水暴涨,当时的防洪条件比较差,淹死人无数,很多人流离...

行善积德,后人出了总理特首

中国近代的长沙安沙镇有一个叫棠坡的地方,有一位义商叫朱雨田。根据《长沙市志》记载,他为人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 方志中评价,说他是“长沙近...

他如何身价翻了十倍?

还记得我母亲小时候的一个朋友,他们家往上好多辈都是学医的,是医学世家。 他家老爷子特别擅长医治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秉承着老一代“悬壶济世”的情怀,不但用心对待每一位病患,但凡遇到贫穷的患者,还会倒贴钱送药...

世界上增福最快的方法(错过就可惜了)!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发现自己没有福报了,你赶紧买点好吃好穿的给父母送去,你就会发现,你的福报立即升起。 大家若是倒过来,让父母哪怕为自己倒一小杯水,也是极损福...

改造命运的黄金法则:多行善广积德

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恶念刚生,祸虽未至,福已远去。 3、不做违背良心和大众利益的事,完善自己的人格,规范...

改变命运和改造命运强烈推荐看完《日行一善》全文

《日行一善》全文 作者介绍:方海权(1972——),笔名香严、道明,广东潮州市湘桥区人。是一名国学学者、哲学家及佛学家。著书传世,及发行很多文章,诗歌富含禅意,格言深哲入理,极受广大群众喜爱,多则入选世界...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