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护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素食、品尝素食、弘扬素食,但是对素食的认识仍然需要深化,素食的重要意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传播。
是否选择素食,意味着是否选择健康。今天中国人均肉食消费量已经高居亚洲第一,这绝非令人自豪的数字,相反却与中国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密切相关。
是否选择素食,意味着是否选择环保。素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环保所能做的最有力的支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剧烈变化,是对人类及其地球环境非常严重的威胁。其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居然是人类为了吃肉而大规模养殖的牛羊所排出的气体。素食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不仅如此,为了吃肉,人类需要大量开垦土地,毁坏森林,喷洒大量的农药化肥除草剂来种植粮食,再把粮食转化为动物的尸体,这个过程极其浪费。如果我们大家都能选择素食,我们就不必需要那么多粮食,也不必种植极具争议的转基因粮食。如果我们大家都能选择素食,也不至于由于大量养殖动物,而导致耗用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不必由于排放大量的污水以及动物粪便而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素食不应该是一种完全听任个人随心所欲的选择。因为,饮食方式的选择,绝不是个人的爱好,不是他人不容置喙的私事,而是一种界定人类与自然、与动物、乃至与其他人类同伴关系的行为。它的正当性要接受伦理学的拷问。它是一件关乎道德的事情。素食文化主张保护动物的权利,捍卫自然环境的权利,捍卫那些深受肉食文化制度影响的社会边缘人群的温饱权利。从这种意义上说,素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民以食为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决不能忽视素食文化的发扬。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真正要实现这一点,就应该践行素食而不杀害动物。道教主张,应该“慈爱一切,不异己身。身不损物,物不损身。一切含气,草木壤灰,皆如己身,念之如子,不生轻慢意,不起伤彼心。”只有素食才能将这样的主张转化为行动。佛教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情怀,显然只有通过素食才不至于沦为空话。
素食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先进发展方向。西方国家历史上曾有长期肉食的悠久传统,近代以来由于动物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从对动物的关爱出发,开始重新反思他们的饮食方式是否合理,今天素食运动在西方国得以蓬勃开展,体现了现代动物保护运动的深刻影响力。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发展素食文化,促进素食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跳出饮食的小圈子,在一个重新思考我们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重新建构我们与动物关系,与环境关系的语境中,将素食的发展与对生命的慈悲和关怀连接起来,重新思考我们生存、生活、生命的意义,把素食作为提升我们生命境界的修炼来体验。我们有必要将推广素食,看成是环境保护运动的组成部分,看成是动物保护运动的组成部分,看成是复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融入全球普世文明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素食的真谛,中国的素食文化才能有其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