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现 > 日行一善 > 正文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要节俭,要惜福,要造福

admin3年前 (2022-05-31)日行一善1.37 K

有智慧的人,修福不享福

没有智慧的人,才贪图享受;有智慧的人,修福不享福。

有几个人享福而不迷的?特别是在六道里头,有几个人享福而不造业的?所以,佛特别教诫菩萨修福、惜福、不享福。

我们在净土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往生的大众,真的享福。像《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真正不退转的菩萨,他可以享福,为什么?他享福,心还是清净的,心依旧不染。

佛教一切菩萨在娑婆世界,无论示现的是出家身份或在家身份,都不准享福,这个用意很深,这是什么?这是大慈大悲,做榜样给我们看。

要节俭,要惜福,要造福

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过去生中所修积的福报。福报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惜福,任意地糟蹋,随便地滥用,福报就会提早耗尽。

我们看到社会上许许多多人,年老了之后,受贫穷之苦。实在讲,他晚年应当享福,不应当受这个苦报。为什么受这个苦报?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把福报耗尽了,所以到年老的时候求别人救济。

现在这个世界,许许多多国家照顾老人福利,有些地方虽然做得很好,实在讲这是治标,不是治本。如何从根本上照顾老人福利?从小教他惜福、教他节俭。要节俭、要惜福、要造福,年老的时候才有福报——财用不缺乏,又得到很多人的照顾。

这里头的因果我们要清楚,你肯布施帮助别人,你年老力衰的时候,也会有人来帮助你,回报!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不知道照顾老人,你老的时候就没有人照顾,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些我们都要明了,要真正觉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行善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tsyida.net/post/115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前些日子,单位在东北,气温极低极其寒冷,单位门口摔倒了喝多了的一位中年男人,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我与一名同事看到之后马上跑到该男子面前、将其扶起并嘱咐同事倒杯热水来,该男子无联系方式无身份证件,且因为喝多了冻僵了神智不清无法记起家庭住址和亲人...

两则行善积德的善报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我的姑婆,夫家姓李,住在县城四区(风华镇风华村)石板印村民组。我姑公家的爷爷、父亲和我姑公都是单传。 他们都非常善良,从我姑公的奶奶辈开始做善事。 姑公家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枫树,树旁是...

五子登科的故事

凡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书中这四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寥寥四语,却道出了窦燕山积阴德改命运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确实不虚。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五代时期幽州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

他家为何800年不衰?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还是穷秀才的时候就存有救世济人之心。后来他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了三百多贫寒人的生活。他一生为官廉政爱民,凡有益于社稷百姓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

曾国藩外孙的发家之法

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编成《保富法》一书来谈持久发达与发财之道。以下内容是聂云台先生先祖的积善事迹: 我家祖籍江西,七世祖乐山公出生于清朝康熙十一年...

金庸先生的祖辈故事

在当今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无人不知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大名。大多数人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影视剧,然而对金庸先生的祖上厚德却很少有人知道。 金庸原名查良镛,...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